欢迎访问中共岳西县委党校!

今天是:
您当前的位置 : 首页 > 党建专题 > 党务公开 > 正文

干部新状态系列谈

发布时间:2021-12-24 11:32:02     来源:     录入:胡朝晖
      近期,安徽省委组织部推出干部新状态5篇系列评论,旨在剖析现状、亮明标尺、树牢导向,引导激励党员干部忠诚尽职、奋勇争先。系列评论先后在各级媒体刊播,引起广大党员干部强烈反响。
    “在状态”是一种精神风貌,是一种工作态度,是一种人生境界。当前,发展蓝图已经绘就,美好安徽前景可期。广大党员干部切实担负起全面强化“两个坚持”、全力实现“两个更大”,谱写现代化美好安徽建设新篇章的职责使命,必须展现新状态。即日起,省委组织部推出干部新状态系列评论,旨在剖析现状、亮明标尺、树牢导向,引导激励党员干部忠诚尽职、奋勇争先,为现代化美好安徽建设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    让状态提起来——干部新状态系列谈之一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良好的精神状态,是做好一切工作的重要前提。领导干部的精神状态,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一个地区、一个单位的发展状态。加快建设现代化美好安徽,必须只争朝夕、奋发有为,才能在新征程上赢得主动、赢得未来。
    安徽拥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长期积淀的发展基础,近年来能级之变、位势之变、创新之变、风气之变更是前所未有。同时也要清醒地看到,我们的综合实力不强,发展不够平衡,城镇化进程滞后,与长三角先发地区相比还有不小差距。当前,国家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共建“一带一路”等,为我们发展提供了重要战略机遇。面对发展的差距和压力,面对各种机遇和挑战,面对人民的重托和期望,我们没有任何理由放松懈怠、止步不前,只有日夜兼程、奋勇争先,才能抓住机遇、乘势而上,推动安徽走在高质量发展前列。
    可现实中,我们有些地方的个别干部,抓发展的责任感、紧迫感不足,工作缺乏热情、没有激情,得过且过、推诿敷衍,松垮拖沓、不思作为;有的放松工作要求,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对矛盾问题选择回避绕行或者视而不见,把说的当做了、把做了当做成了;有的思想不够解放,遇事依惯例、循旧例,考虑问题思路打不开、推进工作手脚放不开,讲困难问题多、想解决办法少。区域竞争慢进是退、不进更是退,这样的“不在状态”,势必会让我们在看一看、等一等中错失发展机遇、丧失发展主动,从而影响到跨越发展的步伐。
    目标越是宏伟,越要振奋精神;任务越是艰巨,越要保持状态。省委书记郑栅洁在多个重要会议上都强调,要只争朝夕、埋头苦干,忠诚尽职、奋勇争先,切实担负起职责使命。广大党员干部要切实增强“一日无为、三日难安”的责任心,保持“慢进是退、不进更是退”的紧迫感,以一心为公、勤勉敬业的工作状态,努力创造出色、出彩、出众的一流业绩。要以钉钉子精神抓好落实,实行清单化、闭环式工作机制,埋头苦干、打破常规,雷厉风行、能快则快,一抓到底、久久为功,确保中央的部署、省委的要求落到实处。各级党委及其组织部门要坚持好干部标准,树立面向基层、突出实干的导向,大力选拔重用善谋划、重实干、肯担当、出实效的干部,对不干实事不求实效、没有工作激情和热情、整天不在状态的干部坚决予以调整。
    只争朝夕,方能不负韶华、无愧梦想。让我们全面动起来、立即干起来,始终鼓着那么一股子拼劲,抢抓新机遇、开创新局面,共同谱写现代化美好安徽建设新篇章。
 
    让标杆立起来——干部新状态系列谈之二
 
    一个地方的发展,总是在不断拉高标杆中实现追赶跨越。当前,安徽发展正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要树立雄心壮志,各项工作都要主动拉高标杆、争创一流,奋力推动安徽跨越发展。
    有作为才有地位,敢竞争才有出路。面对新时代新征程,安徽党员干部队伍整体上是拼搏向上、担当作为的,但毋庸置疑,也有少数干部仍然欠缺敢比敢拼的勇气、迎头赶上的志气、勇于超越的豪气。有的视野格局打不开,总喜欢和自身比、和过去比,小富即安、小进即满,却看不到别人发展有多快,也不知道自己在全国的排位和座次;有的怕担责任、怕吃苦受累,自降标准、自我减压,习惯于定一个“触手可及”的目标,不愿意“跳起来摘桃子”;还有的认为安徽基础差、落后多,你在发展,别人发展更快,差距只会越拉越大,缺少追赶跨越的信心决心。这些“守摊子心理”、“中游心态”、畏难情绪,都是我们实现弯道超车、跨越发展的“拦路虎”,必须坚决予以克服和摈弃。
    拉高标杆、争先进位,是在与强者比拼、与快者赛跑。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放大格局、放宽视野,把“争”的参照物定得更高些,把“进”的目标定得更远些,主动“跳到大海里游泳”,使自己也成为强者、快者。要帮助干部解放思想、拓宽思路,抓住长三角一体化干部交流契机,推动沪苏浙皖互派挂职、跟班学习等工作常态化,不断拓展干部选派的层级、领域和方式,让更多干部走出去见世面、学真经、强胆魄、长志气。
    拉高标杆、争先进位,是敢于同先进比高下,敢于同自己过不去。为此,我们要坚决打破小进即满、安于现状的自得心态,树立勇争上游的雄心壮志,强化走在前列的进取意识,拉高标杆创一流,扬长补短创优势,干出提质增效、晋级进位的好业绩。要自觉把工作放到全国一流的坐标系中去衡量,敢于和全国比、同发达地区比,敢于挑战先进、过招高手。这样,才能确保所承担的任务在全国横向比较中都能获得高分、确立优势,让标兵越来越近、追兵越来越远。
    拉高标杆、争先进位,空喊口号没有用,必须振奋精气神,引导党员干部付出更为艰辛的努力。各级党委及其组织部门要以鲜明的选人用人导向来激发干部激情和干劲,以实绩论英雄、凭实绩用干部,让敢干大事、善成大事者有更多机会、更大舞台。要改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政绩考核,精准设置关键性、引领性指标,推动干部把精力全部投入到谋发展、抓落实上,努力闯出新路、开创新局。
    面对千帆竞发的竞争态势,面对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全省党员干部一定要拉高工作标杆,埋头苦干、勇毅前行,乘势而上、乘胜而进、乘风破浪,奋力谱写现代化美好安徽建设新篇章。
 
    让劲头鼓起来——干部新状态系列谈之三
 
    干事担事是干部的职责所在、也是价值所在。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那样,干部就要有担当,有多大担当才能干多大事业,尽多大责任才会有多大成就。
    干部干部,干是当头的。进入新时代、踏上新征程,党员干部肩负的责任更为重大、面临的形势更为复杂,更需要埋头苦干、担当尽责。但现实中,有的干部在担当干事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有的不愿担当,缺乏工作激情,疲疲沓沓、拖拖拉拉,“混日子”“做样子”,什么都等上面部署,不推就不动;有的不敢较真碰硬、不愿担当尽责,一碰到“沟沟坎坎”就打“退堂鼓”,对急难险重任务躲闪回避;有的缺乏斗争精神,对问题视而不见或回避绕行,遇到矛盾不敢抓不敢管。究其原因,背后反映的都是干部思想“总开关”出现偏差、理想信念出现了“滑坡”,这些问题任其发展不但严重影响党的事业,也严重损害党员干部在群众中的形象。
    为官避事平生耻,重任千钧惟担当。建设经济强、格局新、环境优、活力足、百姓富的现代化美好安徽,关键在实干,根本靠担当。党员干部必须补足精神之钙,增强“肩上有担、心中有责”的意识,一级干一级的事、一级有一级的担当,切实把担当尽责的劲头鼓起来、把干事创业的精神立起来,有热情、有激情,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不出事。唯有如此,才能在矛盾困难面前不犹豫、不退缩,在关键时刻能喊出“我来干”“跟我上”,勇挑重担、奋勇争先,用铁的肩膀扛起应该肩负的担子。
    用什么人、不用什么人,是对干部最有效、最直接的激励和鞭策。把干部担当干事的劲头鼓起来,既要坚持好干部标准,树立鲜明用人导向,引导党员干部实干担当,真正把工作当事业、把岗位当舞台,敢于较真碰硬、挑重担子、啃硬骨头,以钉钉子精神抓好落实;又要旗帜鲜明地向不担当作为者“亮剑”,对消极懈怠、萎靡不振的干部,对不愿负责、不敢碰硬的干部,坚决予以调整,把“板子”打到身上,让“躺平式干部”躺不住、让混日子的没有市场。
    干部冲锋陷阵在改革发展的主战场、维护稳定的第一线、服务群众的最前沿,难免会碰到错综复杂的矛盾、遇到意想不到的挑战,这就需要各级党委及其组织部门为他们遮风挡雨、撑腰鼓劲,创造良好环境。要健全干部担当作为的激励和保护机制,不求全责备、多点赞喝彩,鼓励干部大胆试、放心闯、专心干,切实为担当干事者“兜住底”;建立完善科学的考评奖惩机制,改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政绩考核,发挥好“指挥棒”作用,对勇挑重担、实绩突出的干部高看一眼、厚爱一分,做到让吃苦者“吃香”,让干部有奋斗激情、无后顾之忧。
 
    让本领强起来——干部新状态系列谈之四
 
    “政善治,事善能”。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领导干部不仅要有担当的宽肩膀,还得有成事的真本领。推进现代化美好安徽建设,必须有一支政治过硬、具备领导现代化建设能力、忠诚干净担当的干部队伍。
    从一定意义上说,地区之间发展水平的差距,表面上看是指标数据的差距,实质上也反映出干部能力素质的差距。目前,安徽正处在爬坡过坎的关键时期,如何解放思想、奋勇争先,对党员干部是一场大考,是一次执政能力和知识水平的综合测试。一事当前,是少知而迷、不懂装懂,还是思路清晰、敢为人先;是不知而盲、一筹莫展,还是直面问题、探索创新;是无知而乱、失策失误,还是精准高效、手到擒来。怎样选择,既是一种主观态度,更考验党员干部的“硬核”能力。
    没有金刚钻,别揽瓷器活。作为党员干部,必须具备与岗位职责相匹配的能力水平,一定要把学习作为一种习惯和追求,勤学肯钻、苦练内功,使决策和工作更好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要加快知识更新,自觉学习政治理论、国史党史、党章党规、法律法规以及各种有益于增长才干、增加涵养的知识。要培养过硬的专业能力,对主责主业做到懂行在行,使自己成为行家里手、内行领导,同时要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尽可能多地了解掌握基层一线情况,做到心中有底气、手里有办法、工作有路子。能不能发现问题、能不能解决问题是检验干部能力的重要方面。作为党员干部,必须坚持问题导向、效果导向,做到目光所至看到问题、耳听范围想到问题、所思所想直面问题、所作所为解决问题,建立清单化、闭环式工作机制,以有力举措认真扎实加以解决。
    干部的成长,一靠自身努力,二靠组织培养。各级党委及其组织部门要坚持“干什么训什么、缺什么补什么”,持续实施干部专业化能力提升计划,紧扣乡村振兴、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等开展务实管用的专题培训,切实弥补干部知识弱项、能力短板、经验盲区。注重在重大任务、重大斗争一线培养锻炼干部,推动广大干部在贯彻落实党中央及省委决策部署的生动实践中,在履行岗位职责、完成急难险重任务中,练就过硬本领。大力度推进干部跨地区跨部门跨领域交流任职,深化长三角一体化互派干部人才挂职工作,把有潜力的干部放到改革发展稳定一线、艰苦复杂地区、吃劲负重岗位磨炼,真正经风雨、见世面、壮筋骨、长才干。
    绳短不能汲深井,浅水难以负大舟。面对复杂多变的内外部环境和繁重艰巨的工作任务,广大党员干部只有保持本领恐慌,不断提升能力,才能在危机中抢抓新机遇,于变局中开创新局面,为加快建设现代化美好安徽作出应有贡献。
 
    让作风实起来——干部新状态系列谈之五
 
    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告诫,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同我们党的性质宗旨和优良作风格格不入,是我们党的大敌、人民的大敌。省第十一次党代会报告也一针见血指出,有的地方和部门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仍然突出。这类问题,败坏党风政风,贻误发展时机,群众深恶痛绝,必须高度警惕、坚决遏制。
    现实中,有的把座谈会当成工作汇报会,征求意见“王顾左右而言他”,讲了很多套话、虚话、表功的话;有的会议阵容很大,陪会现象时有发生,无端消耗了干事精力;有的发文对上级要求机械照搬照抄,制定制度“依葫芦画瓢”,缺乏结合实际的针对性、可操作性;有的签件“走过场”,层层签字却“一签了之”,对涉及内容“一问三不知”;有的官架子很足,只想当官、不想做事……凡此种种,都是走好赶考路、奋进新征程的“绊脚石”。之所以出现这些问题,说到底还是政绩观错位、权力观扭曲、责任心缺失。
    求真务实是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克星。铲除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生根接枝的土壤,就要靠实干立身,把抓落实作为开展工作的主要方式,既善谋全局当好“指挥员”,更扑下身子当好“战斗员”,绝不能把说的当做了、把做了当做成了。坚持眼睛向下,始终牢记“拎着乌纱帽为民干事,而不能捂着乌纱帽为己做官”,健全接访下访、包案化解、阅批群众来信等制度,带头为群众为企业办实事、解难题,办好人民群众牵肠挂肚的民生大事,做好人民群众天天有感的关键小事,真正把麻烦留给自己,把方便留给群众。提升工作执行力,对党中央的决策部署,对省委的工作要求,闻令而动、雷厉风行,紧抓快干、马上就办,做到干一件成一件、做一桩成一桩。
    从实效出发。优化办事流程,不搞花架子,减少不必要的繁文缛节,用务实的态度、科学的方法提升工作质量和效果。召开会议要开短会、讲短话,少讲应该干、多讲怎样干,切实做到有话则短、无话则免;出台文件应抓住关键、指导实践,一些专题文件要开门见山讲干货,多出实实在在的措施,干什么事、做到什么程度都一目了然,让基层干部群众能明白、好落实。
    凭实绩说话。各级党委及其组织部门要坚持面向基层、突出实干的用人导向,考察干部要察其言、观其行,不仅要看说了什么、更要看干了什么;不仅要看干了什么、还要看干成了什么。以实绩论英雄、凭实绩用干部,对那些善谋划、重实干、肯担当、出实效的,适时予以激励重用;对那些工作懈怠、不负责任、搞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运用组织手段加以调整。
    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具有顽固性反复性,必须完善作风建设长效机制,坚决防反弹回潮、防隐性变异、防疲劳厌战,使不正之风无空可钻、没有市场。

来源:安徽先锋微讯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