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共岳西县委党校!

今天是:
您当前的位置 : 首页 > 党校概况 > 党校动态 > 正文

党员领导干部联系群众的好平台——安徽省干部教育实践教学基地(岳西)侧记

发布时间:2012-10-15 00:00:00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

党员领导干部联系群众的好平台

——安徽省干部实践基地(岳西)侧记

对干部加强党性教育,增强实践学习,这是党中央加强干部教育的一大举措,让干部深入基层、深入农村、深入群众调查研究,这是提高干部能力的一个有效途径,安徽省委书记张宝顺明确指出:“领导干部要多些泥土味,力戒官僚气。要用双脚丈量民情,用心灵感受民生,用行动排解民忧。只有这样,才能达到察民情、晓民意、解民忧的目的。”因此,建设好、使用好实践教学基地,是提升干部教育培训时效性和针对性的迫切需要,是提升干部理论联系实际能力的有效形式。充分发挥实践基地的作用,可以延伸党校课堂,促进学用结合,丰富教学形式,助推工作开展。

岳西县委党校实践教学基地创造性开展活动是安徽省委党校现场教学的一个成功典范。20121012,安徽省委党校第31期中青班37名学员又赴岳西县委党校实践教学基地开展为期八天的社会实践活动。八天的时间里,学员进村入户,同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这是省委党校连续五期中青班学员在岳西基地开展实践教学活动了。为了表彰岳西实践教学基地做出的突出贡献,20111218,省委党校专门做出了《关于安徽省干部教学基地(岳西)活动开展情况的鉴定》,高度评价岳西县委党校在现场教学基地的建设及中青班社会实践活动中做了大量精心细致的工作,为中青班社会实践活动圆满成功做出了积极贡献。认为岳西县委党校实践教学基地将课堂延伸至企业、乡村、农户,强调活动参与,改变了传统的教育培训模式,极大地提高调动了学员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增强了党性观念,密切了干群关系,实现了理论思考与实践体验的统一,认识过程与行为过程的统一,思想作风锤炼与工作能力提高的统一。实践活动让中青班学员对省情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把握,对调整经济结构,加快发展方式转变,对破解“三农”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对构建和谐社会,加快安徽崛起等重大战略有了更清晰的理解和感悟。社会实践活动取得了应有成效。

岳西县委党校现场实践教学基地始终坚持以学员需求为导向,以能力培养为核心,以现场教学为依托。充分挖掘、运用基地的红色资源、生态资源、绿色资源等,综合运用现场教学、案例教学、情景教学、研究式和论坛式教学方式,创新“听、看、问、思、谈”五字教学方法,“听”就是听取基地情况介绍和群众意见,“看”就是深入农村田间地头、深入机关厂矿、深入农户家中实际察看,“问”就是在听、看的过程中,学员可以随时随地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思”就是要求学员队听到、看到的问题进行认真思考,并在学习中不断提出新问题,“谈”就是学习过程中和结束后组织交流,共享学习成果。以此进行革命传统教育、警示教育、生态产业发展教育、绿色发展教育等。

岳西县委党校实践教学基地的建立、成功运作和良性发展,凝注了省委组织部、省委党校领导亲切关怀的心血,得到了岳西县委、县政府领导的大力支持,同时与岳西县委党校全体同志的辛勤工作是密不可分的。连续五期中青班学员的实践活动,得到了学员的高度赞扬和一致好评。第29期中青班第1实践小组学员淮南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吴丽萍,祁门县委副书记、县长杨龙,阜阳市颖东区委副书记、区长刘洪洁三人吃住在响肠镇请水寨村的王成全老党员家,这里距离镇政府有十几公里、海拔高、人烟少,只有一条蜿蜒曲折的盘山窄路修建在悬崖、沟壑间,道路难行。三位学员六天时间在这里走村访户、了解民情、参加劳动、慰问五保户、困难户……几天下来与当地的群众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学员吴丽萍深有感触地说:“通过这几天的社会实践,对我今后工作的帮助太大了,让我更真实地了解了群众的所思、所盼、所想,也进一步了解了省情。”学员杨龙动情地说:“这六天时间的进村入户,我对请水寨村的了解已经很熟悉了,我对我们县里的某一个村的情况掌握没有这么清楚,回去之后,我一定要像在这里的走访调研一样深入地了解村情民意。”这仅仅是实践活动的一个缩影。在离开住户返程时,学员与当地群众依依不舍,惜惜离别,群众自发地送来了深山里的毛栗、地里的红薯、晒干的野菜……七十多岁的五保老人王大爷拄着拐棍早早地来到了学员车边,泪流满面地送别学员离开。

岳西县委党校实践教学基地必将进一步深度挖掘教学资源,不断深化和拓展实践教学的内容,丰富教学形式,规范现场教学的组织和管理,提高实践教学的质量和水平,进一步加强实践教学基地的硬件建设,加大实践教学师资培训,提高实践教学教师的水平。通过努力,让安徽省干部现场实践教学基地(岳西)这面旗帜更加鲜艳,更加光彩夺目。                              (县委党校组教科  王先位)

相关链接